考虑给吃灰的小米盒子刷机 cover image

考虑给吃灰的小米盒子刷机

我老家还有个小米盒子15年的增强款,我也想给它利用一下,刷机啥的
本来以为是(Mi Box 3 Enhanced / MDZ-18-AA) 其实还有不少余热可挖。它的硬件是:

规格 参数
CPU Cortex-A9 4核2.0GHZ
RAM 1GRAM+4EMMC Flash
Micro-SD插槽 最大64G
接口 HDMI 1.4、USB 2.0
GPU Mali-450MP6,6+2核600MHz

后来发现配置不是 小米盒子增强版(Mi Box 3E),而是早期的小米盒子或者某些国产盒子:

我们分析一下这个配置的能力边界👇:

📦 基本硬件信息解读

项目 说明
CPU Cortex-A9 四核 2GHz(极可能为 Allwinner、Rockchip 或 Amlogic S805/812)
RAM 1 GB,安卓系统非常吃紧(尤其 Android 7+ 系统都不太适配)
存储 4 GB eMMC,系统装完剩不到 1 GB,几乎无法装新 App
GPU Mali-450MP6,属于2013年前后的水平,支持 OpenGL ES 2.0/2.1
HDMI 1.4 最多支持到 1080p/30fps 或 4K@24Hz
USB 2.0 仅支持外接 U 盘 / 鼠标键盘等低速设备
Micro-SD 可以扩展作数据盘,但不能作为系统盘启动(除非支持外部引导)

🧠 能干什么?推荐用途

类型 可行性 说明
刷 ATV 系统 ❌基本不可行 1G RAM + 4G 存储很难刷成功,系统跑不动
跑 Kodi / 本地播放器 ✅可行 装 Kodi 17/18 精简版,挂 NAS 看视频还行
当 DLNA / Miracast 接收器 ✅可行 可以作为电视无线投屏工具
刷 CoreELEC / EmuELEC ⚠️可行但极吃力 有内存/处理器限制,慎用;适合 8-bit 模拟器
当“简易 NAS” ❌不推荐 USB2.0 无法支持稳定共享传输
运行 Docker / Linux 服务 ❌不行 没有能力支撑 Linux 守护进程、无 root 能力
流媒体观看(YouTube、Netflix) ⚠️1080p 勉强 可装 SmartTubeNext 低版本,无法 4K、缓冲久
看监控 / 实时相机流 可装 TinyCam / VLC 播 RTSP 流
远程投屏 / Moonlight ❌太吃力 延迟高、帧率低,不推荐

⚙️ 如果还想折腾的推荐方案:

✅ 方案一:

不刷机,只精简系统 + 投屏 / 播放器

  1. 清理系统 App
    • Root 后卸载不必要 App(内存吃紧时是救命的)
    • 推荐工具:ADB + Debloater 工具 或 Link2SD
  2. 安装精简 App
  3. 配合 USB 键鼠 或 蓝牙遥控:补齐交互体验

⚠️ 方案二:

刷老版精简 ROM(Android 5/6)

  • 如果你能找到对应型号的线刷包(比如:安卓5.1极简ROM),可以清系统流畅不少。
  • 但这个型号资源少、资料旧,建议慎刷。

❌ 不建议的做法:

  • 不建议强刷 Android TV、Armbian、EmuELEC 等资源重的系统
  • 不建议把它当 NAS 或远程下载工具,性能太低、内存太小

💬 总结

这台盒子 比较适合当投屏接收器 + 本地播放器 + 看 RTSP 的监控盒子。

也可以作为 Kodi 的轻量播放器挂 NAS。除此之外,没太多可折腾空间了。

如果真想继续拓展玩法,可以考虑低价二手的:

  • 小米盒子 3E / 天猫魔盒 3 Pro(2G+8G)
  • 或者直接转向 斐讯 N1 / 贝壳云 / 微加云 V5 等刷 CoreELEC 神器
  • 甚至 N100 小主机+U盘起步

小米3增强版配置建议可刷:

规格 参数
CPU MT8693(A72×2 +A53×4,六核)
RAM 2 GB
存储 8 GB eMMC
接口 HDMI 2.0、USB 2.0

虽然官方系统早停在 Android 5.1,但刷第三方固件后,做“备用媒体盒 + 轻量娱乐/工具小主机”完全 OK。下面按“最省事 → 最折腾”给你几条思路:

1️⃣ 刷 Android TV(ATV)9/10 精简固件

适合:想继续当流媒体盒,看奈飞/YouTube/Apple TV+ 等。

  • 社区里有人把小米盒子 3E 的固件移植成 ATV 9/10(基于 AOSP)。
  • 刷完就是原生 Android TV 界面,遥控更流畅,支持 Google Play。
  • 缺点:Widevine 只有 L3,最高 1080p;Netflix 需要 Side-load;国内 App 需自行安装。

关键要点

  1. 电脑装 USB Burning Tool(刷机工具)。
  2. 找到对应的 *.img 线刷包。
  3. 盒子 Micro-USB 接电脑 → 进入刷机模式(拔电→按住回车键洞里的小按键→接电)。
  4. 刷完第一次启动可能 5-10 分钟。

2️⃣ 刷 CoreELEC / EmuELEC

— 轻量 Kodi/怀旧游戏一体

适合:想把它变成客厅“NAS 播放端 + 复古游戏机”。

  • CoreELEC:专注 Kodi 播放,局域网 SMB/UPnP/NFS 播 4K 极稳。
  • EmuELEC:CoreELEC + RetroArch,内置街机/FC/MD/PSP/PS1 等模拟器。
  • 运行在 microSD 卡,无需破坏原系统;要刷引导(DTB)一次即可。
  • USB 手柄即插即用,打街霸 or 梦战栗1998 都没问题。

3️⃣ 刷 Armbian / Debian(Linux 桌面)

适合:想折腾 Linux 服务,比如 Pi-hole、Aria2 离线下载、轻量旁路由。

  • 社区有人给 MT8693 做了 Armbian 内核。
  • 接键盘鼠标=小型桌面;开 Docker 跑点轻量服务(Jackett、qBittorrent-Nginx、Home-Assistant Core)都行。
  • 注意:2 GB RAM + USB2.0 读写,适合“挂机”而非重度。

4️⃣ 最懒做法:

当 DLNA 投屏 + NAS 备机 + KODI

不刷机,只 root 后瘦身、装 Kodi、装 SmartTube、OpenVPN。

  • MDZ-18-AA 一键 root “ADB Root 工具”仍可用;
  • 卸掉系统广告 App、装 SmartTubeNext (YouTube 无广告)、Kodi19、Moonlight 云游戏流;
  • USB 口插 U 盘 / 移动硬盘,开 FTP / Samba = “简易 NAS”。
  • 使用 Magisk + BusyBox 把系统服务压减到 400 MB RAM 内。

⚙️ 工具与资源链接(关键词,论坛/站点自行搜)

用途 关键词
ATV 9/10 固件 “小米盒子 3E ATV9 线刷包”
刷机工具 “USB Burning Tool v3.15”
CoreELEC DTB “CoreELEC 20.2 MT8693 dtb”
EmuELEC 4.x “EmuELEC-Amlogic-ng arm aarch64”
Armbian “Armbian for MT8693 dev”
ROOT & Magisk “MiBox3E root adb insecure”
SmartTubeNext GitHub yuliskov/SmartTubeNext

📝 快速路线图(选其一)

时间 操作
10 分钟 备好 USB Burning Tool、线刷包、双头 USB 线
15 分钟 线刷 ATV 9,开机向导—>连 Google 帐号—>装流媒体 App
20 分钟 (可选)root + Magisk Manager,删除广告/无用系统 App
日后周末 准备 microSD→写入 CoreELEC → 设外部引导=双系统

❗踩坑提醒

  1. 降级 / 切换系统要备份 DRM 数据
    • 线刷后 Widevine ID 可能丢 L1,刷前先 adb pull /data/… 备份或别锁定高清需求。
  2. USB 2.0 带宽有限:4K HDR 60fps 高码率片源跑不满,1080p 及 4K ≤ 40 Mbps 还行。
  3. 散热:盒子老化散热差,可贴散热片或垫硅脂,夏天避免长时间 90% 负载。
  4. 电源适配器:建议换 12 V 1.5 A 品质好点的电源头,供电稳更安全。

👉 结论

  • 轻折腾:线刷 ATV 9 = 秒变流媒体盒;或者 root + 精简系统 + SmartTubeNext。
  • 中折腾:跑 CoreELEC / EmuELEC,客厅娱乐+低功耗 NAS 播放+怀旧游戏一机多用。
  • 重折腾:刷 Armbian,当 Docker 轻服务节点……但 2 GB RAM 终究有限,只做玩具。

刷机步骤重点关注: USB Burning Tool 的勾选项、.img 固件校验、首启 TWRP 备份/解锁等

💡
欢迎分享文章,或是与我联系